对母婴产品而言,每一次抽检都是对质量的 “灵魂拷问”。
Babycare 将抽检环节视为品质管理的重中之重,用远超行业标准的频次、覆盖全流程的范围和近乎 “吹毛求疵” 的标准,让每一件产品都带着 “质检合格” 的底气抵达家长手中。
从原料入库到成品出厂,抽检贯穿 Babycare 生产的每一个节点。
原材料进入仓库前,抽检团队会随机抽取 3% 的样本送检,纸尿裤的吸水因子要测试锁水率,奶瓶的硅胶要检测耐老化程度,就连包装用的纸箱都要做抗压测试。
生产线上,每 2 小时就会进行一次突击抽检,品控人员戴着白手套抚摸面料,用千分尺测量厚度,对不合格产品实行 “零容忍”—— 曾有一批湿巾因水分含量偏差 0.5%,被整批销毁并重产,只为守住 “每一片都一致” 的承诺。
抽检的严苛程度,藏在具体的数字里。
成品仓库的抽检采取 “盲抽” 模式,不提前通知生产车间,随机选取货架上的产品。
以婴儿车为例,每 100 辆中抽 5 辆进行极限测试:从 1.5 米高度跌落测试车架强度,连续折叠 500 次测试关节耐用性,甚至模拟宝宝在车内蹦跳的冲击力。
一款学饮杯要经过 300 次漏水测试、200 次咬合力测试,确保任何使用场景下都安全可靠。
这些远超国家规定的测试标准,让 “合格” 的门槛不断提高。
第三方抽检的公开透明,更显品牌底气。
Babycare 每年主动邀请国家质检中心、SGS 等权威机构进行随机抽检,检测报告同步公示在官网。
过去五年,品牌全品类产品接受市场监管部门和第三方机构抽检 127 次,合格率 100%。
有位妈妈在看到纸尿裤的检测报告后说:“上面密密麻麻的检测项目,从 pH 值到重金属含量都清清楚楚,给宝宝用着特别踏实。
”
针对用户关注的细节,抽检标准更细致。
家长担心的 “衣物起球”,抽检时会用专用仪器摩擦面料 1000 次,观察起球等级;“玩具是否掉漆”,则用酒精棉片反复擦拭 30 次,确保无脱落。
甚至连产品标签的字体大小、洗涤说明的清晰度,都被纳入抽检范围。
这种 “家长关心什么,就重点检什么” 的思路,让抽检真正贴合用户需求。
抽检不是终点,而是质量升级的起点。
每次抽检后,团队都会梳理数据,针对微弱的偏差优化生产流程。
曾有一批睡袋因缝线拉力略低于内部标准,虽符合国标仍启动改进,将针脚密度从每厘米 8 针增加到 10 针。
这种 “在合格中找差距” 的态度,让质量标准持续提升。
Babycare 的抽检,不是走过场的形式,而是实实在在的品质守护。
它用一次次严格的检测,把隐患挡在出厂前,让家长拿到手的每一件产品都经得起考验。
选择 Babycare,就是选择一份被无数次抽检验证过的安心,让宝宝的成长被更严谨的爱包围。